时隔两年,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于年5月1日在武英殿对观众重新开放。新陶瓷馆从文华殿移至武英殿,在展示空间、内容主题设计、展品数量以及展示形式与古建筑融合等方面,均进行创新,力求给观众以全新的观感体验,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魅力。新陶瓷馆的最大特点就是展品数量剧增,由原陶瓷馆的多件增加到余件。展品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
新陶瓷馆以故宫博物院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主展厅,按时代顺序,以十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武英殿东、西配殿按功能展出清代宫廷大婚、祭祀、进膳、陈设和赏赐、万寿、宗教用瓷等六个主题。院内西北隅的浴德堂则专门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外销瓷。
最新改陈的陶瓷馆更像是一场陶瓷教育课:游客按照时代一点点走过展架,读到哥窑的展牌,俯身一看,就是十多件最具代表性的哥窑瓷器;读到“釉里红”,展现在眼前的就是器形各异的一组釉里红瓷器,整饬有序的、颇有“知识布道”意味的展览让人很有获得感。
展览中,时代最早的是距今约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陶器。
彩陶花瓣纹钵(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彩陶水波纹钵(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第二个主题“瓷苑序曲”展示夏商周秦汉时代的陶瓷。夏、商、周时期,人们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大量烧造灰陶以外,还烧造精美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约在夏、商之际出现了原始瓷,为后来成熟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陶瓷生产更加专业化,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在南方获得普遍发展。秦始皇陵发现的兵马俑,充分体现了秦代高超的制陶水平和精湛的雕塑技艺。
原始瓷青釉刻云雷纹錞(战国)
原始瓷青釉刻划凤鸟纹双系罐(西汉)
彩绘陶系指在已烧成的陶器上用天然矿物颜料描绘纹饰后不再入窑焙烧的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里已有发现,战国、秦、汉时期兴盛。一般是在灰陶上施彩,造型多为尊、壶、鼎、仓、俑等明器,所施色彩有红、赭、褐、黄、绿、青、白、紫等,纹饰多仿自同时期漆器,以云气、漩涡、龙凤、“四灵”纹等较为常见。
彩绘灰陶凸刻龙凤纹带盖双系壶(西汉)
彩绘灰陶云气纹铺首耳钫(西汉)
东汉酱黄釉陶犬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余年,陶瓷生产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南方制瓷技术明显提高,瓷器品种主要为青瓷,也有少量黑瓷。器物造型以日常生活和随葬用盘、碗、槅、洗、壶、罐、烛台、虎子、唾壶、熏炉、谷仓、人物俑、动物俑等为主,产品各具地方特色。
三国吴越窑青釉卣形壶
青釉羊形烛台
青釉戳印圆圈纹人骑辟邪形烛台
下面这件北朝青釉塑贴飞天团龙纹六系莲花尊是北朝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为年河北景县封氏、祖氏墓群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其形体高大,气魄雄伟,集塑贴、模印、雕刻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纹饰华缛精美。尊上的莲瓣、团花、飞天等装饰题材与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相吻合。该青釉莲花尊堪称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
北朝青釉塑贴飞天团龙纹六系莲花尊
隋代陶瓷生产承前启后,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四系盘口瓶,双联瓶、四系罐、高足盘、鱼篓式罐等,均为隋代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刻划的忍冬纹,相间排到的模印花朵与花叶纹,均属于隋代瓷器上代表性纹饰。隋代瓷器普遍胎体较厚重,施釉不到底,流釉现象较严重。
博山炉(隋朝)
寿州窑青釉刻划莲瓣纹四系盘口瓶(隋朝)
唐代是中国陶光生产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态、纹饰丰富优美。其中突出者有“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和“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唐代瓷器生产总体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即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代表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的是南方主要烧造青瓷的越窑和北方主要烧造白瓷的邢窑。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唐代瓷器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唐三彩”。“唐三彩”主要发现于河南、陕西唐代墓葬中,多为随葬用明器,造型繁多、釉色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有盘、碗、杯、灯、枕、罐和人物俑、动物俑等。特别是马、骆驼、文官、武官、天王,武士、胡人、仕女、镇基兽等各种俑,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生动传神,堪称代表“唐三彩”艺术成就的典型器物。
三彩仕女俑
三彩天王俑
三彩骑驼俑
三彩骑驼俑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唐代,釉下彩瓷也开始大量烧造,以长沙窑最为著名,产量也很大。
长沙窑月白釉釉下绿彩菱形纹长方枕
唐代富有特色的花釉系指在黑釉、黄釉、天蓝色釉或茶叶末釉等底釉上用点、绘、淋、涂等方法装饰月白釉或天蓝釉的一种装饰釉,烧成后,釉色交融浸润,色彩变化莫测。唐代文献称之为“花瓷”,是唐代北方陶瓷工匠的重要发明。
花瓷腰鼓
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瓷器是展览中最为精彩的。汝窑为宫廷烧造的青瓷极为讲究,胎呈香灰色,釉呈淡天青色,釉面有细碎的片纹,俗称“冰裂纹”。器物造型规整,见有碗、盏、钵、洗、盘、碟、茶盏托、酒盏托、尊、瓶、樽式。
汝窑淡天青釉三足樽式炉承盘
汝窑淡天青釉盘
据南宋文献记载,宋代朝廷曾在都城附近设置过三个官窑,即北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设立的“北宋官窑”和南宋朝廷在杭州附近先后设置的“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和“郊坛下官窑”。从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瓷片标本看,宋代官窑瓷器的造型多为瓶、尊、壶、炉、量子、花盆、盏托、洗、碗、盘、杯等;胎体较薄,一般呈铁黑色或黑灰色,釉层较厚,釉面常有大开片纹,釉色呈粉青色,如冰似玉,宛若天成。
官窑粉青釉洗
官窑粉青釉弦纹瓶
传世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
定窑白釉孩儿枕
钧窑瓷器素以釉装饰而闻名于世,主要有天蓝釉、月白釉、天蓝釉加紫红斑、窑变釉等。其中,最受称道的是瑰丽的铜红窑变釉。钧窑瓷器可分为陈设和日用两大类,即所谓“官钧”和“民钧”。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
龙泉窑瓷器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进入到元代,最有代表性的瓷器就是青花瓷,年元代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专门负责烧造宫廷官府用瓷的机构“浮梁磁局”,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得以向景德镇集中,为景德镇制瓷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元代景德镇窑成功烧造出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瓷等新品种。
元青花瓷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图长方枕
明代景德镇窑分为御窑和民窑两种。洪武二年(年)朝廷在景德镇设“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直至万历三十五年停烧。这些瓷器主要被用作日常饮食、陈设、祭祀、赏赐等、御窑的发展带动了民窑的逐渐兴盛,至明代晚期,景德镇从事窑器生产的工匠已达十余万人,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世界的瓷都。
釉里褐花卉纹宝座(明洪武)
永乐青花瓷
永乐青花卧足碗
正德青花人物图叠盒
万历青花龙穿花纹带盖梅瓶
成化斗彩折枝莲纹盖罐
成化斗彩高足杯
五彩是瓷器彩绘技法之一,可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大类。五彩瓷始烧于明初,明代中期亦有少量烧造,至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朝颇流行。特别是万历五彩瓷,造型多样,图案布局繁密,尤其突出红、绿两种彩,显得艳丽夺目,俗称“大明彩”。
万历五彩人物花卉图长方盒
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颜色釉瓷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的主要品种之一,无论高温、中温还是低温釉瓷,制作均精益求精,呈色纯正美观,品种多达20余种。其中以永乐、宣德朝鲜红、祭蓝、甜白釉瓷,弘治朝浇黄釉瓷,正德朝孔雀绿釉瓷,嘉靖朝瓜皮绿釉瓷,万历朝淡茄皮紫釉瓷等最受人称道。
白釉塑贴鲜红蟠螭蒜头瓶
崇祯青花人物故事图筒式瓶
清代乾隆各色釉大瓶(瓷母)
清代景德镇窑仍有御窑和民窑之分。清代统治者革除了明代在手工业方面的一些弊病,废除明代御器厂实行的编役制,将明代晚期出现的“官搭民烧”作为定制。制激了官民竞争,促进了民营瓷业进一步发展。(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平台,分享传播陶瓷文化)
年5月28日—31日
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与辨伪鉴定培训班
报名热线开启
想要进一步提升瓷器鉴定本领,想要在瓷器收藏中有质的飞跃,欢迎参加徐鸿老师《元明清瓷器纹饰断代与辨伪》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