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 > 神经衰弱饮食 > 正文 > 正文

冬日长安西行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7 11:18:49

1月中旬考完试的当晚决定给儿子一个行程放松一下,他说去个古都吧,说中国的文化历史更富有内涵,希望能够在读高中前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先尽情游遍。于是买了晚间动车票,开始这次说走就走的西安之行。

1月18日西行记第1天:火车上结识了2位从西安转车的返乡姐姐,儿子热情地给她们用手机定位了西安地铁换乘回乡大巴的方式,下了火车还邀请她们与我们地铁结伴而行护航一段。与她们挥手告别时,JASON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助人为乐的感觉很美好。

我们母子运气也着实不错,订了4星的美居人民大厦,到了酒店正逢年末酬宾,直接给免费升级到5星标准的豪华美居人民大厦,寒假第1站长安走起。

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五千年就要看西安,来到千年古都第1站直奔心仪已久的“碑林博物馆”。从酒店步行10分钟左右到民乐园,公交车1元就到,穿过护城河就看到碑林醒目的朱漆色大门、青黑色砖墙,古色古香的风格中传递出浓厚的书卷气。

漫步在青石小路、碑林幽深风雅的气质悠然而来。难以计数的碑石、文人墨客的真迹让人目不暇接,对于热爱汉唐文化的人来说这里堪称天堂,黄庭坚、房玄龄、颜真卿等巅峰时期的笔墨都在此珍藏。

每位大家的字体或圆润沉稳、或刚毅狂放、或纤细柔美,每个人的个性都在不同笔法中展露得淋漓尽至。

在碑林,随处可见慢慢在每片拓刻、每块石碑前移动驻足的身影与细细欣赏的专注眼神。在重温古人的闲情雅致之时,更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人在静止的碑刻书画里,仍能清晰感受到千年前沙场的金戈铁马与宫闱间的风云突变。

入夜后西安的街头被彩灯装饰很漂亮,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喜庆味儿。

即使回民街在西安当地人眼中是一个主要招揽外地人的美食街,然而声名在外而且听说回民街又是一个美食十分集中的去处,所以我们这样的外乡人还是不能够免俗地要去回民街打探一番。穿过被灯光装饰得美仑美奂市中心地标式建筑-钟楼,很快就进入回民街了。

夜晚的回民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着,道路两旁遍布着挂着彩灯或电灯,卖干果蜜饯、糕饼饮料的摊位,头戴白帽的回族小伙或纱巾裹发的回族女子卖力地叫卖着,小摊的后面都是经营着陕西风味小吃的饭馆。

烤串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下光弥漫着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往往是吃着嘴里的还盯着摊上的,美味当前眼嘴必须并用。

踏进在西安也是大名鼎鼎的贾三灌汤包子店,悉数点了招牌的牛肉灌汤包、腊汁肉夹馍、麻酱凉皮、八宝甜汤,这类清真食品味道倒也能够适应。反正我这介外地人也吃不准眼前是不是正宗的本地风味,觉得环境干净且味蕾得到一定满足、顺便入乡随俗地体验一番就满意了。

回民街中心地带云集了各式各样的清真食品及陕西小吃,外围处还开了诸如星巴克咖啡、哈根答斯冰淇凌店及许多年轻人常聚会、爱追捧的时尚美食店家,给西安这座古都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气息。

1月19日西行记第2日:在来西安的火车上,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冬天华山太冷了,带着孩子能不去就不去吧”、“自古华山一条道,又陡又累,去了比不去还后悔”......因为我与儿子都是喜欢步行登山、欣赏沿途每一寸风景的人,所以还是决定背起备用的御寒衣物与干粮,早晨5点就起床搭乘上去华阴的旅游大巴。

路上交通着实也是挺麻烦,先长途汽车-换景点区间车-徒步多级台阶-再乘索道,一步一步朝华山迈进。到了华山仰望着笔直、高耸入云的山峰,想挑战自我的念头又重回脑海,既来之则安之,一条路:上山!

仰仗着坚持锻炼的身子骨,带着想膜拜“西岳奇童”的儿子,互相鼓励着开始往上登爬。山上零下10几度的气温,手指瞬间都冻得像冰棍不听使唤,母子俩彼此哈着气暖暖手,脚步却不停歇。

无险风光在险峰,华山就是以“险”而跻身五岳,山路不宽,很多山道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比较惊险。有些路上两边扶手铁链生了锈、结了冰,需要带了麻手套抓着行进。遇到中间的台阶特别窄小不易通过时,还要猫下身子才能够继续走,一步一个脚印登华山真不是虚的。

到达北峰顶时山里开始起风,感觉少许白色雾气沿着山壁自下而上地涌来,渐渐萦绕山体,寒气逼人。行在栈道上的我,觉得犹如漫步在仙境之间,自己似乎也成了传说中深山中修练的高人,多了几分仙风道骨。

步移景换,当华山半山青翠半山苍茫的美景此起彼伏地呈现在眼前时,令人觉得只可眼观而不可言传。美景当前,我与儿子此刻都觉得这一步一步地辛苦登高还是十分值得的。孩子还小,我放弃了去挑战更加惊心动魄的“长空栈道”与“鹞子翻身”,留待他长大后鼓足勇气自己去圆梦。

个人更喜欢西峰上、北峰下的线路,尽揽华山之唯美,体力也都是在能够承受范围之内。如果体力有限或者有些恐高的朋友,或者懒人出行者也可以选择西峰上下的线路,完全不觉得累。从西山索道下山后,惊喜看到了美丽的日落,夕阳西下更觉与千年古都相比,真实的人生往往苦短更需珍惜。

华山篇感谢华山导游马小胖,一路对五湖四海汇集一车的游客照料有加。从登山前的各类细节提示到登山间注意攻略,都讲解得十分详尽到位。下山后给体力消耗严重的我们送上热气腾腾的潼关肉夹馍,真是雪中送炭的福利。

1月20日西行记第3日: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但再次站到这些兵俑阵前仍然被震撼。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泥俑并不是毫无生气的一堆泥人,他们曾经代表那个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拥有过的威风凛凛,记载了那段久远但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战国风云。

我一直不觉得兵马俑纪念馆只是一个景点,我更赞同馆内讲解专家--陈老师的观点,这里是一个永久地传播着中国历史及深厚文化的学习基地,是一座璀璨的世界级博物馆,是一个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继承及传播的窗口。

每个兵俑都是以当时真实的秦人形象而创作,所以秦俑也就有了著名的“千人千面”之说。这些兵俑的发式、表情、形象,甚至胡须都各不相同,乍一看身穿铠甲装束一样,仔细观察才发现每个男儿的一招一式都孔武有力、极具个性,展现出当年追随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支御林军,气盖山河的军威及军阵。

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是带有精美彩绘的,面部如真人般红润栩栩如生。可惜出土后,一旦接触空气就迅速氧化、颜色脱落,变成现在看到的原始土坯青色。虽然能工巧匠竭尽所能地修旧如旧,但仍然无法还原最初令人拍案叫绝的模样。令人感叹护陵秦俑曾经绚丽的色彩,如同那个曾经无比辉煌、号令天下的帝国都是一去不复返了。

好吃不过饺子,去兵马俑那天正值小年,北方有小年吃饺子的习惯,于是与儿子一起到老字号餐馆--德发长吃饺子宴。黑木耳饺子、胡萝卜花饺、四喜饺子、火锅迷你饺,菠菜饺子,这里的饺子花色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确实漂亮。不过老实说最对胃口还是那朴实的韭菜馅饺子,吃得出温暖的家常滋味,其他花样饺子好看则已,仅供拍照欣赏。

感谢西安的好友盛情邀请我到距德发长不远的新城剧院观看唐剧《十三王朝》,该剧主要讲述了从石器时代历经秦、汉、楚,直至唐朝的13个朝代西安城的演变,以极其恢弘的场面将历史长河中的长安城一幕幕展示在观众面前。

不同于以往的唐乐宫舞,这台剧揉合了杂技、武术、舞蹈、时装秀等表演形式,以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重现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鸿门宴》《霸王别姬》《长恨歌》,《大唐盛世》等片断。

全景式的舞台布景及唯美震撼的音乐,让人阅尽中华历史长河上下五千年的浩瀚进程。当尾声处西北汉子的秦腔高亢出现时,比画面更令我感动不已,犹如天籁之音吼出这座古都与生具来的豪迈大气。

1月21日西行记第4天:自小在有士兵站岗的军人大院长大,一向比较喜欢宅前有花园、四周有围墙的居所,觉得特别有安全感。这次选择西安下榻地,就是考虑到酒店一要在市中心,去哪儿都方便,二是酒店在始建于年的人民大厦里面,从一个承载着无数城市记忆的历史建筑出发,细细游走于这座千年古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大厦里有4座等级不同的酒店,都是法国雅高集团管理,奢华顶级的索菲特传奇、高贵大气的索菲特、优雅精致的豪华美居,还有简约雅致的美居,房价从~多的都有,根据每人的预算不同,选择住宿上也是丰俭随意。

人民大厦主体结构是一栋轴对称苏俄式建筑,雄伟的楼宇在寒风中,尤其显示出俄罗斯战斗民族无惧严寒的冷峻气势。“人民大厦”4个金色大字颇有些“为人民服务“的朴素情怀,令人亲近感倍增。浮雕上还雕刻着麦穗、飞天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图案,整个建筑传达着当年中俄交好,全体人民斗志昂扬的革命气息。

大厦进门迎面是个莲花型多层喷水池,给整个庭院添加了跃动的气息,旁边是一片银杏林,有一年秋季来的时候,金灿灿地美得难以形容,现在冬季寒风瑟瑟中倒也是有着别样的沧桑美。

带着好心情用早餐,酒店的西早品质更胜中餐。可颂值得推荐,烤得圆滚酥胖,外层呈金黄色,撕开一端可见里面千层派皮层层分明,吃的时候散发着均衡的牛油香及麦香,口感酥脆软绵,绝对是法式点心的经典。

西安特色的胡辣汤配油条,味道类似酸辣汤;还有改良版的肉夹馍,个头没有那么生猛,食量大的吃上一个当作早点还能让肚子留有余地。

由于错峰也是工作日抵达西安,游客不多,每天早餐遇到的都是一群群比较高冷的商务老外,挺着肥硕的身躯一盘盘地吃草(拌色拉为主)。今天周末中国同胞明显多了起来,大家边吃边聊着游览中的趣事儿,倒是让酒店顿时增添了很多来自民间的烟火味儿。

朋友们问我了西安除了回民街还发现什么好吃的,其实这几天见缝插针地探寻了如永兴坊及小寨地区几家好店,个人觉得光顾的基本都西安当地食客,口味也是改良后更符合都市喜好的陕西小吃。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据说是当年药圣孙思邈到访后,用自己葫芦里的一味草药添加进汤头从而得名)其实就是猪大肠泡馍,没了羊肉的膻味,很是清淡味美。

昨晚去钟楼,看到不少食客从“马洪小吃店”出来,买了肉夹馍出来,再冲到附近的“魏家凉皮”去堂吃凉皮,将2家店的招牌一站式吃齐也是聪明之举,不过我更喜欢“潼关肉夹馍”,饼皮像千层酥一样烘得脆脆的,饥肠辘辘的时侯吃上一个,幸福指数爆棚。

儿子对陕西小吃是浅尝辄止的程度,离开西安前的午餐在骡马市一个小巷子里,找了家店堂迷你、口气不小的“亚洲吃面公司”,来吃招牌的“油泼面”。

热辣的面食或者最能够代表关中汉子“婆姨娃儿热炕头,油泼辣子biangbian面”的生活理念(BIANGBIANG面的汉字笔划超级多,我也是来了刚认识,附图一张给孤陋寡闻的自己扫扫盲)。

看到我与儿子吃得不亦乐于,面馆老板提议给我们留影1张日后作宣传,以表示她家的面是老少皆宜。

饭后儿子坚持要到第1天去过的咖啡馆去看望被店主收留的那只流浪狗,孩子特意带了昨晚打包的饺子去喂它。狗狗被现在的主人拾掇得很干净,估计曾被抛弃过心灵有创伤,只要有人友善地待它,它就看上去很乖巧,与儿子很亲昵。

在咖啡馆小坐一会儿告别离去时,小狗倚在门口眼泪汪汪的样子。在那一刻会觉得一个城市让你产生恋恋不舍的原因,不仅是独特的建筑、深厚的文化、琳琅满目的美食,有时候还有一份普普通通却包裹着浓浓爱心的人间温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zl.com/sjsrys/4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