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九)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年出生于赵国邯郸,公元前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朝。“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一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年完工,历时39年(另两资料:一、他在位37年,而为其修建陵墓的时间就长达36年;二、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当时的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第一个皇帝陵园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依然能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米,外城垣周长米,陵区内已经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有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整个皇陵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内、外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整个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米,外城周长米,分别象征着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已发现的墓坑多座,分别是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米。经调查发现,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米。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今天,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园区内上演有大型“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了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地揭示秦陵奥秘。
皇陵组成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舒展。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米处。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现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这一发现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制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被称为“右军”。它东西长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即“左军”。二号坑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年10月1日才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历史沿革
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开始为他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各地征发了十万多人继续修建,直到他50岁死去,共修了37年。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汁浇铸加固。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设有一触即发的暗箭。墓室穹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着金制的野鸡;墓室内点燃着用鲸鱼油制成的"长明灯"。陵墓周围布置了巨型兵马俑阵。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公元前年,秦始皇暴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死后两个月,尸体运回咸阳,举行丧葬仪式。入葬时,秦二世胡亥下令,将秦始皇的宫女一律殉葬,修造陵墓的工匠也一律殉葬墓中。
每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zl.com/sjsrys/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