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 > 神经衰弱饮食 > 正文 > 正文

秦始皇骊山陵竟是一个机关重重的ldqu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2 15:10:57
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2934303304042&wfr=spider&for=pc
秦始皇可称千古一帝,在统一全国之后,创立了皇帝制度。车同轨书同文,对外出击匈奴,修筑长城等,都是秦始皇的伟大功绩。他所创立的这些制度,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时代,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13岁时,按太后与吕不韦的意思,选定了自己的陵址——骊山北麓。修陵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材料要由四川、湖北等地运输。在建陵的过程中,秦始皇动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征发民工近80万人,从公元前年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筑,直到公元前年秦始皇去世为止,长达36年之久。修建完工的皇陵底部面积达1.92万平方米,陪葬的金银财宝也数不胜数,为了保证秦始皇陵的安全,陵中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来防止盗墓者的进入?秦始皇陵不仅盗墓者不敢光顾,连考古学家都不能去动。当年郭沫若曾经请示国家希望能对始皇陵进行研究考察,也遭到了拒绝,直到今天,秦始皇陵依旧完好无损。这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当前对各类文物的保护还达不到要求,更是因为秦始皇的手段之高明,连当代人都没有办法。那些你觉得可能只有在武侠小说中才存在的精妙机关,在始皇陵真实上演着。一、机弩之阵

为防止盗墓,工匠们做了大量暗藏在墓道中的弓箭,并在箭头抹有剧毒,只要有人试图进入,箭矢连发就能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史记?秦始皇本记》中: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秦始皇陵墓中的弓弩机关可谓是一绝,杀伤力几乎不亚于子弹了。这个可不是危言耸听,汉代距离秦朝并没有很长时间,司马迁的著作也是经得起推敲考察的经典史料之作,因此这必定是十分可信的。另外,史实记载,秦朝当年统一六国的时候,秦弩可谓是让诸国闻风丧胆的先进武器了。机关重重,杀机四伏的骊山陵,确实能让一般的盗墓贼望陵兴叹,却步不前。

二、水银之河《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陵墓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水银是一种有剧毒的液态金属,具有杀菌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净化地宫环境,一方面若有盗墓者进入地宫,由于墓穴里没有空气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银会释放出汞蒸气,这种弥漫在地宫中的汞蒸气是一种剧毒,可以让盗墓者有去无回。三、流沙之阵除此之外,流沙也是让人避之不及的机关了。只要有人敢闯进来,就会被这些火烤后的流沙吞没。更加让人心惊的是,考古学家曾在很多陵墓中发现过类似的流沙防盗,并且曾在这一点流沙之中发现过人骨,由此可见这样的流沙可怕之处绝不是危言耸听。四、真空无氧《汉旧仪》一书曾记载公元前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秦始皇禀报:他共率领72万人,修建骊山皇陵,地基已经挖的十分深了——“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开凿的时候,只听见空旷的回声,就好像到了地底一样。连灯火都已经无法点燃,由此可见,秦始皇的陵墓挖的之深,已经到了氧气稀薄的地步,可想而知,盗墓者进入后,也会因为缺氧,最终窒息而死。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历朝历代都对秦始皇陵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帝陵中的财宝实在太诱人。秦子婴元年项羽领兵杀入关中,他将秦始皇陵墓的地面建筑全部破坏,并领人挖掘了陵墓。赤眉军也曾盗掘过秦始皇陵,据载,他们将发掘出的葬具、铜椁等熔化,造成了兵器。五代时的温韬也曾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刘镇华主政陕西期间,指挥“镇嵩军”盗挖过骊山陵。孙连仲,也曾领兵在秦陵上以“挖战壕”为掩护盗陵。不管是大张旗鼓的“明盗”,还是多如牛毛的小贼,他们虽然对秦始皇陵墓频伸黑手,但始皇陵饱经摧残,却依旧固若金汤。除了秦始皇陵墓“深、毒,有箭矢流沙、没有空气”等保护措施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据《汉旧仪》载,其实秦始皇真正的陵墓并不在这座骊山陵,秦始皇死前下令“(在骊山陵)再旁行三百丈乃至”以骊山陵为圆心,真正陵墓还曾经横向平行,向某一个方向挖出了一公里,但这个真陵墓究竟在哪个方向,已无法考证。如此可见,秦始皇确实很有心机,为了死后能够千秋安稳,不被盗墓贼打扰,他舍弃主墓,在骊山陵旁行三百丈另辟新墓,用主墓中的金银财宝吸引盗墓贼进入,以重重机关给盗贼者设下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而他自己则在旁边的新墓中安眠……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zl.com/sjsrys/8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