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世袭
年9月6日,兰州西北宾馆彩旗猎猎,一派节日景象。来自国内外的多位真气运行学子欢聚一堂,参加甘肃省著名中医、真气运行法创始人李少波教授的华诞庆典暨中医真气运行学术国际研讨会。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蒋文兰、中国民医协会常务副会长周立孝,以及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中医学院的领导也前来祝贺。在此前后,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和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专程看望李少波教授,共同商谈有关中医如何发展的问题,谈话过程中对真气运行法予以充分肯定。
一位百岁老人为什么使有关领导如此重视,使国内外的众多人如此仰慕,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医源于道,医学是道学的延伸
这是一个雪后的春日,我们一行人受省卫生厅领导的嘱托,踩着湿漉漉的雪水,来到位于兰州雁滩的鸿运润园,专程看望李少波教授,了解他所创的真气运行法以及真气运行学术的真谛。
进入李老的住房,老人家已经在等候着我们。一眼望去,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满面红光、身板硬朗的老人已是岁的高龄。住室布置古朴淡雅,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字画,有一幅联字型怪异,我们都不认识上面的字,感到很是神秘。话题也就从这幅联开始。
道学和易学,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源头,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大道之源。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文化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其中所蕴含的养生长寿之道并不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顺应天道,是道学的本质,墙上的这幅联录自陕西周至楼观台讲经殿,据说是老子根据寓意造出来的,字典里面没有,这正是老子顺天应人修为的奥秘。"李老如是说。他认为,所谓的道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也是运行规律,大体分为人道与天道,这两者之间是一致的。天人合一,人天一体,人道要顺应天道,才能使自身阴阳和合,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联语所说的“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就是叫人们如何遵循规律,锻炼养生而延年益寿。古往今来,各家各派,大凡养生长寿者,都离不开这个“大道”。中国医学被称为医道,说明医离不开道,道是总纲。轩辕黄帝曾问道于得道高士广成子,得到了“至道"的真谛,受其启迪,编著了《黄帝内经》,被人们称之为“黄老之道”,至今还是指导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圭臬。作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可谓中医的“圣经”,其内容博大精深,知行统一。该书贯彻始终的生命观念,迄今仍比现代西方医学高明。比如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讲究“养、调、治”。就是说人应顺应自然,对应自然,以达到阴平阳秘,百病不生;偶染微恙或身体失衡,包括自身内部失衡,自身与自然失衡,就要调整,使各个系统保持平衡。这种未病先治、预防为主的辩证法观念,比西方的先病后治思想更加科学,是医学科学尖端的尖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医学是“道”,是形而上的,西方医学是“器”,是形而下的。长期以来,李少波正是从医道同参这样一个高度,探究中医“治未病”的路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由病而医,参悟“吐纳导引”玄机
9年4月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专程来兰州实地采访李少波。同年6月,央视在专题节目中予以播放,使我们对这位百岁老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李少波的祖上辈辈有中医,后世继承了其衣钵。到他祖父这一代,不仅精通医术,而且素谙“吐纳导引”之术。年,20岁出头的李少波在一家制碱厂工作,身染尘肺等多种疾病,在医药久治无效,生命垂危之际,祖父教他练习一种“吐纳导引”法,并授《勿药元诠》一部,叮嘱他说,治病最好的药就在自己身上,关键是自己要有恒心、有毅力,做到书上说的“恬儋虚无、精神内守”,用它把自己的生命夺回来。
他遵照祖父的嘱咐,按照所教的方法进行习练,专心锻炼一个多月后,竟然觉得各种症状已明显减轻。呼吸已经顺畅,咳嗽少了,面色红润了,人也感到有了力气。三个多月后全身的疾患痊愈,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从此后他立志继承父祖事业,做一名医生,济世活人,独善其身,兼善天下。他一边坚持锻炼“吐纳导引”不辍,一边研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等经典,攻读《伤寒论》,成为一名医者。
新中国建立初期,医院工作期间,全力施展自己的才智,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深得当地藏汉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医院条件简陋,病床较少。有一段时间,住院患者很多,连走道里都加了床。前面的病人出不了院,后面的病人该住院的没有病床,医院和患者都很着急。
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用祖父教自己练的“吐纳导引”法施治。征得院长的同意,他召集了住院的各种慢性病患者30多人,有肠胃病、肝胆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症。向患者讲解了练习的方法,叮嘱不要服用任何药物,专心练下去就行了。病人对他的医术早有耳闻,言听计从,依法练习。
大约练了一个多星期的时候,不少人都说感到小肚子很热,他知道这是气沉丹田之后的反应,即鼓励他们继续练下去。由于身体内有了反应,病人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不仅集体练,而且连休息时间也不放过,练“吐纳导引"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不到一个月时间,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有些肠胃病人找他说:“李大夫,我现在好像换了一个胃,特别能吃,而且觉得吃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香。"有肝胆病的患者经检查,各项化验指标都趋于正常,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院长和内科的一些医生也都感到惊讶:“住院治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如静坐--个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李少波也不止一次地想:“吐纳导引”治病的效果自己深有体会,但其中的机理是什么,必须要弄清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一个医者来说是千万要不得的。祖父给自己教了方法,但没有说明道理。如今,要用它为别.人治病,再要沿用“吐纳导引”的名称是不科学的,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带着这些问题,他反复研读《黄帝内经》。《索问.上古天真论)的一-段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虛邪贼风,避之有时。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他反复思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圣人教人养生,应当顺应人天消息。宇宙之间,六合之内,凡于人有益者,则近之受之,于人有害者则远之避之。安静下来什么也不要去想,真气便从之而生,旺盛地在体内运行;内守自身,神不外驰,正气存内不可干,疾病从何而产生呢?“真气者,经气也。素问.离合真邪论》的这句话,使他茅塞顿开。人身体中的经络,其实质就是真气。真气存,经络在;真气亡,经络无。同样,经络通畅,身体无恙;经络不通,百病丛生。正如《灵枢.经别篇》所云: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可以生,病之可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黄帝内经)中类似这方面的论述,他----认真研究,终于理清了思路。再读《勿药元诠》,更加使他心里豁亮。练“吐纳导引”就是练真气,使真气运行通畅。人之疾患大都是因经络不畅而起,只有用真气贯通之,体病方可痊愈。行医治病,有此一得,算是找到了根本。他终于为“吐纳导引"更名了,使它以科学的面目登上大雅之殿,为患者解除痛苦。于是,“真气运行法”这一名谓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甘肃的一-个小县城里诞生了!
真气运行,人体生命的动力源
医院的医德医术颇受人称道,用静坐方法治病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年,甘肃省卫生厅遂医院。院长也是位得道之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他。知他在内科、针灸等方面都很突出,让他挑选在哪一-个科工作。这时的他已经对真气运行法有了独到的见解,便直言不讳地告诉院长;“到哪个科工作都行,但我一-定要在临床运用真气运行法治病,进一步验证它的临床效果。’”院长耳闻他在临潭时用方法治病的情况,给予充分支持。于是,医院腾出一间房,设为“真气运行法室”。这当时在甘肃省尚属首例,就是在全国也不多见。内科病房住了一位叫王连贵的病人,病症是感觉心口窝上似乎有一一个东西堵着,吃不下饭。人非常消瘦,一米七几的个头,体重才30多公斤。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毫无起色,病人失去了信心,度日如年。李少波让该病人到方法室,学练真气运行法。病人对治好自己的病已经近乎绝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勉强从之。
一开始练功,由于身体太虚弱进步很慢。他鼓励不要泄气,坚持练下去。慢慢地病人感到心口窝部位发热,比以前舒服多了,信心大增,锻炼得更加认真了。大约3个月后的一天,感到心口上有一个像鸡蛋一样的东西,“咕咚”一下掉进了肚子里,在丹田部位散开了。起初,病人很怕,不知是吉是凶。到了晚上,感到饥饿难忍睡不着觉。好容易捱到天亮,见到吃的东西,顿时胃口大开,狼吞虎咽吃了不少,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吃饭是那么香!以后每天都有是如此。
一个月后体重增加至60公斤,恢复了健康,愉快地出院了。
类似王连庆这样的慢性疑难病,通过真气运行法治疗,虽快慢程度有差异,但最后都痊愈而出院。院内各科的医生们都惊诧不已:“李大夫到底有什么灵丹妙方,到他那里病人就好了!"各科室的医生在惊诧之余,都怀着好奇的心情找到他,要求学练方法,他不厌其烦地逐个教练。
工余时间,尤其是晚上,真气运行室热闹非凡,人人都是方法的实践者。院领导见此,感到房子太小了,又腾出一个大会议室,内设10张病床,正式挂牌,专门用方法治病,要求各科室都介绍病人来这里练功。他一方面教功,-方面指导病人自己按摩,既治了病,又能学到本领,病人很高兴。
医院用真气运行法治病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传播,使很多人发生了兴趣。坐落在医院医院疗养院,军区的首长在那里疗养。听到消息后,即派人请他来传授方法。听讲后首长们认为很有道理,也都练了起来,治愈了战争年代落下的一-些慢性疾病,非常满意。
循着李老当年的足迹,我们走访了甘肃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年轻的医生们已很少知道他们的前辈李少波曾经在这里工作过,李少波曾经的同事也全部退休,不少人已经故去。
好容易找到了一位退休在家的女医生,恰巧她当时的办公室就在李少波的隔壁,见闻自然就比较多。她回忆说:“李少波大夫的科室常常人满为患,各科疑难杂症的患者都有,有很多应该是其它科室的病人也慕名往李少波的科室跑,有的患者不管什么病,一来就要求看李大夫,后来大家索性将他的科室称呼为“李少波科室’。开始的时候,患者仅来自兰州市,很快全省各地的患者开始登门,时间越长全国各地的患者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李少波科室’。”她至今记得,这些病人中以风湿病、肝病、糖尿病、肿瘤病等类患者居多。
年,李少波根据研究和临床所得,撰写了标题为《意守丹田及三步方法》的署名文章,发表于当年4月5日的《甘肃日报》。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真气运行法》专著,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多次重印,印量多万册,深受读者喜爱。年,《真气运行法》被评为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同年,又被甘肃省评为甘肃省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将《真气运行法》--书推荐到联邦德国、日本、朝鲜等国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联邦德国医学博土约塞菲娜.蔡勒尔夫人来信称:“《真气运行法》我读了,并且亲身实践了。书中描述真气的活动,我都体验到了,增加了不少新知识,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我已译成德文,将把这一新知识用于临床。”
年,他对《真气运行法》又进行了补充完善,题名《增订真气运行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优秀图书奖。年,又补充了动功内容,易名为《李少波真气运行法》,由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年,他在原著的基础上,增补了素日所撰写的论文,定名为《真气运行论》,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又经补充完善,撰写了《真气运行学》,于0年在国内和海外同时出版发行,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很多专家学者对真气运行专著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原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被誉为“中医泰斗”的吕炳奎说:“李少波老医师提出的‘真气”与‘真气运行法’,道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真谛。经多年实践证明,功理方法密切结合,易懂易学,易于普及,确为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深受广大群众好评。”著名科学家高士其说:“真气与真气运行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流传千年之久,纵横千万里之广,在强身祛病、益寿延年涵养道德、陶冶性情上,有着神奇的作用。我经过坚持做功,感到真气运行法简单易行,行之有效,实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种保健之法。"原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学会理事长柯与参说:“喜读《真气运行法》,不觉耳目为之一新。该书理论采自《内经》及前人有关著述,抉择适当,援引新颖。所提出的‘真气’一词和‘真气运行法’,以有别于所谓‘气功’的概念,非为标新立异之意,实有深究正名之心。简明实用,易学易会。若能依法练功,见验之日屈指可数。有病可治,无病可防,乃健身延年之良法。李少波老医师,年已七旬,鹤发童颜,举步轻捷,一望而知为此法有得之人。他自己行之有效,许多病例经他指导也行之有效,其价值是可以肯定的。是书问世,必将有不少全功速成者涌现。”
假若悉心研读李少波的--系列专著,人们都会觉得书中所述科学性强,说理清楚,文字朴实,简明易懂,便于操作。所著开门见山,首先提出: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祖国医学叫真气。真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旺盛的真4(运行,既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抗病免疫,健身延年的功能保证。培养真气,促进真气运行,能充分调动人体内的本能力量,有效地和疾病衰老作斗争,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身体和真气的关系可简单地描述为,真气充足身体健康;真气不足身体衰弱;真气消失生命结束。
真气运行法的核心就是用五步方法,让人们如何去集中思想,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进而使人体五行顺理,阴阳和合,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真气运行法第--步,通过意念和呼气运动作用于心窝部脾胃之所,培养后天根本。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心窝部之任脉巨阙穴,是心经募穴,为心之门户,心气在此宣泄。注意呼气,引心火下降,温煦脾土,五行理论谓之“火生土”。脾土得心火温煦,自然脾胃阳气振奋,而运化功能加强。谷气源源不断地与天气结合,注于膻中化为宗气,故而心窝部感到温热饱满,胃脘不适消失,消化吸收功能加强,食欲转佳。心窝部即中丹田的真气旺盛起来,就要充实下丹田,补充先天之气。真气运行法第二步,就在于疏通任脉,使真气下沉丹田。真气随呼气沿任脉-一步一步下趋丹田,脘腹之地得到真气温煦,大小肠功能加强,感觉肠鸣矢气,肠胃道得到调理,消化吸收功能更加健全,又增加了真气的来源,呈良性循环。气沉丹田即后天之气充养先天。进入第三步,培养丹田真气,凝炼肾精化为肾气,为积气冲关打基础。神凝丹田,使五脏精气源源流注丹田关元穴,又使肾中元精不断化为丹田元气,丹田逐渐充实饱满。丹田气旺,肾上腺、性腺功能得以调整加强,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即能得到调治。丹田真气充实饱满,会阴跳动,--阳来复,真气自然往督脉运行。
真气运行法第四步,真气过下鹊桥,通过尾阊,缘督脉上行。腰脊病患者,会有病灶反应,待真气通过后,即能得到调节治疗。真气上行至夹脊,会有胸闷背部负重之感,心脏肺脏患者,反觉症状加重。一旦真气通过,-一切不适霍然而除,病症得以调治。真气行至玉枕,受阻状十分明显,颈项强直,后脑胀痛,环头拘紧等,很是不适。-俟真气通过玉枕,种种不适感觉均得解除,而有头皮发痒,舌尖酥麻等感,口中津液甘醇,源源而下。
真气通过玉枕,任督脉贯通,人体食欲旺盛,精神振作,脏腑功能得到调理,健康状况大为改善,消化道、肾虚、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症状即可改观。待真气疏通病脏经络,排除病邪后,脏腑的器质性病患方可康复。
通督后,进入第五步,肾气不断灌溉脑髓,肾上腺、脑垂体两大腺体互相激惹,互相补益,大脑皮层本能力量加强,功夫进一步提高,达到“胎息”、虛无境界,身体的代谢机能和抗病免疫功能均得以增强,而延年益寿。
祖国医学认为,人之所以有病,由于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或虚或实,正邪相争。属虚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年老体衰,脏腑亏损,气血虚弱,可归结为真气、元气、正气的不足。属实者,六淫外感,七情损伤,痰瘀留滞,气血阻碍,经络不畅,均由于“不通则痛”。真气运行法遵循古养生家“虚无生气”、“静极生动”的养生原理,强调虛静养气,培补真元。真气运行法从培补后天脾胃元气人手,促使人体气血生化有源,进而五气朝元,充养气海丹田,以后天补充先天,温补命门,固养命蒂,使生命活力的原动力充足旺盛。正如古医家所云:“五脏六腑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六腑之阳非此不能发。”下焦丹田元气充旺,肾阴肾阳不亏,脏腑功能健旺,对一切虚衰之体,衰弱之症,足以匡扶。督脉通畅后,阴脉之海,阳脉之汇的任督两脉经气周行,从而使真气有资本有力量流注奇经八脉,并按气机自然规律运行十二正经,去荡涤秽垢,排除碍塞,冲刷病邪,活跃经络之气,變理和调阴阳气血,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所以庄子有谓:“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普及推广,受益者遍布海内外
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之后,全国不少搁置多年的科研项目相继.上马。作为甘肃省医疗卫生方面的“拳头产品”,真气运行法被定为首批科研项目,投人人力财力开展研究。
年下半年,真气运行法科研项目组一行人,开赴武山疗养院,进行真气运行专题临床科研。经过近5年的艰苦细致工作,观察治疗了数以千计的患者的疾病,通过科学手段化验检测,证明真气运行法对治疗高血压、胃下垂、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肝胆病、类风湿关节炎、肺气肿、早期肝硬化、内分泌紊乱、顽固性皮肤病、癌症等80多种功能性、器质性疑难病症均有显著疗效。练习真气运行法,人们的免疫水平能普遍提高,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可使内分泌皮质醇含量降低,从而祛病延年,健康长寿。该科研成果年获甘肃省卫生厅临床验证科技奖。
我们不妨看看当时病员们的部分小结。
有位高血压患者是这样写的:“我患高血压和类风湿性脊椎炎。未练真气运行法之前,血压为/毫米汞柱。经常头痛头晕,不敢活动。脊柱经拍片检查,从第九胸椎至第一-腰椎均有增生,腰背酸痛,连翻身都感困难。颈项强直,头转动受限,坐骨神经亦受影响,疼痛难忍。经过60天的真气运行法锻炼,血压已下降至/90毫米汞柱,以上症状全部消失,只是阴天下雨时稍感不适。”
家住兰州西站的秦先生说:“我们夫妇均在--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身体都不太好。我患有高血压,妻子是糖尿病。医院跑,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中西药,但病情依然忽重忽轻,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工作,而且因病致贫。后在别人介绍下参加了李少波大夫的真气运行治疗培训,在他的指点下,我们认真练习了三个月,身体基本痊愈。在我们的现身说法下,我们厂有多人练习真气运行法,至今大多身体很好。”
兰州大学的一名教师用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李少波教授和真气运行法的热爱。他说:“甘肃很多有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全国都是首屈--指的,真气运行法也是其中一例。李少波教授博览中医圣典,历数几十年临床实践,创编的真气运行法,当年迅速红及全国,其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练习真气运行法的人数比当时出版的《读者文摘》数量还大,堪称甘肃的大品牌。人们对真气运行法如此的喜爱,是与其易学易懂和良好治病驱病效果,以及建立在中医基础之上的科学性分不开的。”
年后,真气运行法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他不顾年迈,先后到国内十多个省市办真气运行法讲习班、培训班,十数次应邀去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传授真气运行法。退休之后,仍然不忘用真气运行法解除病黎的痛苦,发展中医真气运行事业。年申请成立了真气运行研究所.年成立了中国民医协会真气运行研究专业委员会,亲任所长和会长。在他带领下,常年进行真气运行学术研究,举办各种培训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入选《中国名医列传》《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跨世纪名人名传》、《中国世纪专家》、《中国传世通鉴》,4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名中医”荣誉称号。
预防为主,中医学发展的方向
华夏民族是最先懂得预防疾病的民族,重在防患于未然。一旦染病,亦有治则。总体来说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标本缓急。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更是强调预防医学,《素 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教其....下工牧其已成,救其已败。”这些论述强调的就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这种具体的预防学思想是世界医学文献上的最早记载。
然而,无论达到什么目的,或防病于未然,或顺应自然,延年益寿,关键的-点还是在于人体的真气。他所创立的真气运行法,其主要作用正是培养真气,扶正祛邪,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抗衰延年。他认为,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摄生,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预防思想。如能遵照这种修养方法,即可享乐天年。可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这些思想和做法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究其原因,-是社会形势变的复杂了,人们忙于生产、社交、建设和战争等,无暇从事静养生息。尤其道教、佛教形成后,修真养性的事,便成为僧道的专业。二是生齿日繁,物质渐丰富,生活日渐多彩,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吸引人们离开了大自然的怀抱,衣食住行的安逸舒适使人们自身抗病的功能下降,众多的人便乞灵药物,于是医生增多,药房增多,医药事业兴盛了起来。直到今天,医药事业在全世界内已非常发达。医者只追求治疗的工巧,却忽略了未病先治的预防思想。医药治病尽管有一定的效应,但对健康长寿则显得不足。随着药品的日趋增多,杂药乱投,多服久服而引起了医源病和药源病。因此,如何慎医慎药,健身自疗,发挥人体的潜能,采用自控、自调、自我修复、自我建设,勿药而愈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他所创的真气运行法,经临床验证,简明易学,收效迅速而无副作用。真气在人体中循经运行,克期通督,由后天返先天,恢复再生力,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大凡实践者,都能感到体内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对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都能得到验证,是实实在在的中医预防医学。正如我国著名中医吕炳奎所说:真气运行是人体生命运动的主要功能。人如果能掌握其全部运动规律,则人类的生命可以由人自己来掌握,人可以达到健康无病长寿的境界。”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无病先防是《内经》的重要精神,也是中医学的核心和发展的方向。只有抓住这个根本问题,才不致舍本逐末。这对振兴祖国医学,提高民族素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医的发展,有关部门的领导对真气运行在发挥中医优势方面的作用已引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zl.com/yzsjsr/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