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抬头 > 龙抬头传统习俗 > 正文 > 正文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迎富日,记得5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5 11:08:29

导语:今天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被称为“龙抬头”,在北方被称为青龙节,在南方则被称为踏青节,俗话说“龙抬头风调雨顺,人抬头五福临门”,其实二月初二并不是一个节假日,只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个节日,古人认为,二月二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适合春耕播种,这个时候龙王会从沉睡中苏醒,飞升到天空,行云布雨,浇灌大地,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龙”是祥瑞之物,是吉祥的代表,所以虽然二月二并不是一个传统节日,但在民间也是一直流传下来的,每年到了这一天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习俗。二月二又被称为是“迎富节”,迎接财富和福气,所以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来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老话说“5吃2要做,福来财进门”,纳祥转运,安康一整年!今天和大家分享常见的5种美食和2个习俗,喜欢的可以看看!

二月二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是有讲究的,用“龙”字来命名食物,希望龙能赐福于人类,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分享5种和“龙”有关的食物。

一、吃龙头(猪头肉)

以前二月二,人们都要拿猪头来祭祀,祈福纳祥。

后来慢慢变成,在这一天要吃点猪头肉才是吉祥的,寓意吃龙头,鸿运当头。每年的二月二,除了理发店很忙,就是卤肉店生意最好。

特别是猪头肉卖的最快,人们都选择吃猪头肉来祈福纳祥。

二、吃龙耳(饺子)

食龙耳指的是吃水饺,饺子的形状像龙的“耳朵”,所以二月二在很多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而且饺子形状像元宝,皮薄菜多,谐音即“财多”,二月初二吃饺子,还有耳聪目明的意思,寓意特别好。

三、扶龙须(吃面条)

细细长长的面条很像“龙须”,所以二月二有吃面条的习俗,老人常说:“二月二扶龙须,长寿顺利皆赐予”,希望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称心如意。;所以在二月二这一很多地方的主食就是面条,细细长长的面条也寓意着好日子长长久久。

四、食龙鳞(春饼)

春饼不仅是立春当天吃的美食,它贯穿了一整个春季,也是二月二这天经常吃的食材,一片片圆圆的春饼,就像龙鳞的形状,薄薄的春饼中卷上了春天的时令食材,《三字经》中说的“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其中的麦就是小麦,所以吃春饼还有五谷丰登、谷仓满盈的寓意。

五、吃龙眼(黄豆)

二月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炒黄豆,寓意吃龙眼。

炒豆子不需要放任何调料,也不用放油,就是直接放在铁锅里干炒就行。

炒的时候要用小火慢慢的炒,一直至炒熟,吃起来嘎嘣脆。

剃龙头

其实每到二月二,各地的理发店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有些人甚至大早起就开始排长队“剃龙头”。老话常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孩子都剃头”。有些地方讲究正月不剪头,所以基本上都是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好日子的时候,才剪头。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在这一天剃头,其实也是图个好的寓意,所谓“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所以到了明天,大家记得都去理个发,图个好的寓意和吉兆。

扫穷

在二月二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打扫送穷”的习俗,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换洗下来的脏衣服也及时刷洗干净,收拾得窗明几净,称作除晦、送穷,寓意把冬天家里沉积的“坏运气”都扫走,到了二月二这一天能早早“接富”,在今天,更科学的说法则是,进入农历二月,气温将大幅度升高,这时候细菌和一些小虫子的火力都特别“旺盛”,所以家里需要来一个大扫除,消毒除菌,气温变高,家里的食物也都容易变质,没有冬季的储存时间长,但因为春节,可能有留下了很多食物,所以要及时检查,分类处理,这样避免在春季的时候遭遇“病毒”,身体更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家里最大的“财富”。

结语:不知道大家当地在二月二都有哪些特色民俗活动呢?欢迎大家多多分享、交流、留言。共同体会不同的民俗和传统文化。

看完请点赞和在看,让身边的朋友更多的了解。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zl.com/sjsrtt/11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龙抬头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