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摄情志,疏肝为要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则会生出许多病来。因此,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
这就要求做到,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学会戒愤戒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可经常抽片刻时间闭目养神,调息放松,也可栽花种草、养鱼养鸟等,涵养性情,消除春困,以利“春夏养阳”。
2.饮食调理,宜甘少酸
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宜甘少酸。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脾虚易致疲乏、四肢无力等。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吃时蔬菜,如豆芽、莴苣、黄花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花生、大枣、桂圆,及时令的樱桃、草莓等水果,均可多食用。“酸伤肝”,像羊肉、狗肉、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尽量少吃。
3.调适寒温,以防感冒
“龙抬头”后气候仍然多变,稍不注意容易感冒。所以,遇有大风大雨要避之勿外出,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注意增减衣服。体弱多病者,穿衣服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脚部保暖,能感觉微微汗出为佳。老人可适当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4.走出户外,适量运动
春光明媚,草木葱郁,正是健身好时光。除了踏青、登山外,此时最好能常到户外活动,如做操、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强身健体。运动时,呼吸清新空气也有利肝气疏泻,起到护肝养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