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了年的3月份,也是农历的正月二十六,距离农历二月更近了。当时间到了农历二月的时候,也马上要迎来年的“二月二”。作为甲辰龙年,今年的二月二“龙抬头”,却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
一、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在民间,人们把农历的二月初二,称为“龙头节”。各地的人们通过举办和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喜乐。因为在这一天的时候,在气候上有变化明显,气温回暖,大地一片生机。这个时候,也正值仲春时节,是农耕繁忙之际,所以人们也将“龙头节”,称之为“春耕节”,或者“农事节”。
作为一个农耕社会,人们为了在祈求当年能够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大都会举办较大的仪式活动。随着不断的传承,人们对于这一天非常的看重,也就有了民间的各种习俗。
二、二月二有哪些讲究?
在民间,就有这么一句老话:“龙抬头三事要做,家人有福无灾祸”。那么,这句老话中的“三事”,指的是哪三事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道理。
1、照房梁。在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这句老话,就是说在二月二的时候,要用灯照一照家里的房梁,让房梁上的蝎子和蜈蚣,无处躲藏。
其实,这句话是有很有道理的。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房子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砖混结构,而是木头搭建而成,且都可以看到房屋的房梁。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室外的毒虫等,会躲藏到屋里,避开寒冬。等到天气开始暖和后,这些毒虫就开始苏醒。
所以每到惊蛰过后,春暖花开之时,人们就要多注意房屋的犄角旮旯,躲藏了一些毒虫。例如蝎子和蜈蚣等。人们通过经常性的查看房梁等角落,可以提前发现这些毒虫,并及时清除掉,避免伤害到家人。
2、出嫁姑娘回娘家。这样的习俗,主要是和旧时期的民间风俗有很大关系。在那时候,出嫁的姑娘在正月里,是必须待在婆家的。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会让娘家的亲人非常的思念。所以等到出了正月之后,出嫁的姑娘就需要回娘家,一解娘家父母的想念之苦。所以在民间,就有这样的民谣:“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3、吃美食。为了迎接龙头节,在很多地区,还有吃各种美食的习俗。不过,这些美食大都和龙有一些关系。例如一些形如龙角的饺子,或者犹如龙鳞的春卷,还有像龙须的面食等等。人们通过吃各种美食,来体现人们对二月二的重视,也为了祈求当年的平安顺利。
总结:
在民间,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各种民俗习惯,而这些民俗习惯大都是人们为祈求生活的美满而出现。在我们的文化里,已经传统观念里,人们一直都有讨喜的风俗。为此,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自然不要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