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当你脱掉厚重的棉袄时,
一不小心,
冷空气杀了个回马枪。
这两天风大雨大,
真是打乱了大家的穿衣节奏。
难道是因为二月初二,
龙抬头的日子要到了,
龙王爷要“显神威”?
说到二月二龙抬头,
小布还记得:
小时候每到这个日子,
都会被家长带着去理发,
还要吃土龙团子笃烂面。
明天就是二月二,
跟大家分享下龙抬头的那些习俗!
二月二
龙抬头的由来
“龙抬头”,原本是一种天文现象。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有二十八星宿,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苍龙七宿,苍龙七宿在整个冬天都隐藏在地下,直到农历二月,每到黄昏,苍龙的龙角就会升起在东方,是谓“龙抬头”。
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此时正当春耕播种时节。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二月二
常州也称“龙头节”
二月二这一天,所有活动都得与龙有关,常州地区的百姓也称“龙头节”。
剃龙头
这一天男子要剃头,旧时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过年前剃的头、理的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了。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现已成为常州地区的一句俗语。二月二剃头,借龙抬头之吉时,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为取吉利,常州人在剃头中加上“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它时侯的剃头。
接女女
因旧时,正月不能空房,因而正月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一个多月的时间,女儿想娘,娘想女儿,所以到了二月二,不仅已经出了月,而且二月二又是龙抬头,如此吉祥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要接女儿回娘家。
驱虫
二月二在惊蛰前后,此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村民们边吟唱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之类的歌谣,边用过年祭祀时剩下来的蜡烛点着照房梁和板壁,以驱灭害虫。
二月二
有哪些禁忌
龙抬头表示惊蛰已过,天空将要开始打雷了,龙王将要降雨了。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于龙的声威制伏百虫,使其不要伤害庄稼,因此:这一天要特别小心,不能动用剪刀、针线,否则,以为会伤着“龙目”戳着“龙眼”。早晨去井上挑水时,禁忌提桶碰到井栏,否则,以为会碰伤龙头。这一天禁忌推磨,怕压了龙头,还忌讳吃咸糊粥和面疙瘩,否则会糊住龙眼,遭来灾难。
二月二
吃什么
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龙须面
二月二,常州地区的百姓会在这一天,将腊月里祭祀的土龙团子拿出来笃面条,叫做“龙须面”,以祈求丰收,答谢土神。当家人吃了土龙头好带领一家人,进行农业劳动。
撑腰糕
靠近无锡一带的戴溪、横林、雪堰等乡镇,这一天要吃年糕,用油煎或火煨后食之,俗称“吃撑腰糕”。“撑腰糕”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这一年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有诗为证:二月二春正饶,撑腰相助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岁筋骨劳。
以上这些习俗,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让我们一起传承传统习俗,把它们发扬光大!